數字檔案館建設是一個高技術含量的檔案館建設,需要一系列基礎工作的支持,而我們國家在信息技術基礎方面比較薄弱,又加之我國數字檔案館建設起步較晚,因此,數字檔案館的建設在實踐中面臨諸多艱巨問題,包括以下幾方面:
(一)從思想觀念上看,傳統人文意識與檔案信息網絡化存在矛盾
中國傳統的檔案工作具有 “縱向隸屬”、“封閉隔絕”特點,而數字檔案館是基于檔案信息網絡的檔案館,必須崇尚網絡精神,具備開放意識,注重科學系統性,加強縱橫聯系。所以此時傳統人文意識與開放的檔案信息網絡化就形成尖銳的矛盾。目前,傳統意識在我們的數字檔案館建設工作中仍可以彰顯出弊端,具體表現為:缺乏系統的思維觀念橫向聯系少,協調能力弱,檔案信息資源共享網絡建設阻礙重重,檔案信息數據庫建得不少但高質量的寥寥無幾等等。種種跡象表明,如果沒有思想觀念上的大轉變,數字檔案館建設很難取得成功。
(二)從投入資金上看,政府資金的支持力度與數字檔案館的建設投入脫節
數字檔案館的建設是一個高投入的系統項目,沒有政府的支持很難獲得成功。由于我國正處于經濟建設、改革發展期,各行各業都需要國家的財力支援,國家雖然對數字檔案館的建設提供了一些財力支持,但這與數字檔案館的建設所需相差甚遠。目前連基本的檔案事業費都難以保證的檔案館還為數不少。在這種資金匱乏的狀況下,數字檔案館的大規模系統性建設計劃只能放長遠一些,數字檔案館建設的成功還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過程。
(三),從數據庫建設上看,檔案信息數據庫建設水準與數字檔案館的要求差距懸殊
這主要有以下幾方面表現:絕對數量多,優質數量少,資源浪費嚴重;規范化和標準化程度低,標引與檢索點選取沒有嚴格的質量控制,各自為政;數據庫類型比較單一,檔案信息目錄數據庫居多,其他全文型、多媒體檔案信息數據庫偏少,難以滿足用戶實際需求;印刷型檔案數量龐大,數字化轉換工作不容樂觀等等。
(四)從網絡基礎上看,網絡通信速度無法滿足數字檔案館的廣泛使用
數字檔案館是借助于網絡開展服務的,在這里,網絡通信速度就成了數字檔案館利用效率的關鍵。目前,在我國大部分地區,網絡通道不暢,主干道帶寬不足,上網速度較慢;此外,對我國用戶來說還背負著一個昂貴的上網費問題。一般的家庭上網,中小城市每月網費大概七八十左右,像北京等大城市的網費則高達每月120元以上。
(五)從研究開發上看,網絡檔案信息保存技術的研究進展緩慢
數字檔案信息的長期安全保存涉及到格式、媒體的轉換以及隨技術更新對保存的檔案信息進行了遷移等問題,具有很高的技術性。只有在數字技術高度發展的前提下,這個難題才能攻破。目前我國對數字檔案信息長期保存的研究較少。數字技術的高度發展還尚待時日,這勢必會影響數字檔案館建設的進程。
總之,由于國情和條件的限制,數字檔案館在我國的發展任重而道遠。因此,檔案館在明確數字檔案館為檔案館發展方向的同時,還仍然需要扎扎實實地處理實體檔案館的一切業務,而且業務工作特別是檔案信息數據庫建設心更標準化和規范化,并在檔案信息資源建設中堅持電子型、數字型和印刷型并舉,為數字檔案館的成功構建打下堅實的基礎。